昆明植物所携手ICRAF保护世界树种种质资源

科技日报昆明11月28日电(赵汉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近日与世界农用林业中心续签了为期十年的树种种质资源国际保护协议,这标志着国际组织对昆明植物所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保存世界重要树种种质资...

省院合作,1亿元种子资金创造272亿元价值

科技日报讯(记者马维维)如何将“高大上”的科技成果变成反哺经济社会发展的“真金白银”?“省院合作”模式是一个明确的风向标。11月22日,吉林省与中国科学院签署了科技创新合作协议,将中科院的科技成果转移...

从第33届全国植保“双交会”透析行业热点和走向

记者王腾飞 想了解植保新技术、新产品?想掌握行业管理新政策?想获悉行业最新动向、把脉发展走势?想寻求转型良策?那你一定不能错过全国植保“双交会”。 11月22日-24日,被誉为中国农化第一展的第33届...

奶业现代化重大专项今年将全面完成

科技日报讯(赵汉斌)在云南省实施的奶业现代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生物重大专项负责人近日对外宣布,目前项目已取得重大进展。 奶业现代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生物重大专项于2014年起由云南农业大学牵头,昆明雪...

我科学家创立高效便捷植物遗传转化新方法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与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团队开展联合研究,通过利用磁性纳米粒子作为基因载体,创立了一种高通量、操作便捷和用途广泛的植物遗传转化新方法,推动纳米载体基因输送与遗...

丽水:转变思路巧经营,让“濒危”的白莲产业焕发生机

留健柳晓云记者朱海洋 “换种思路,让合作社‘火’起来

美科学家为大鼠移植人源细胞肠道成功

《自然—通讯》日前发表的一篇论文称,美国科学家通过在“活体”支架上构建再生器官,成功向大鼠体内移植了人体细胞源的肠移植物。该成果可增加短肠综合征患者的治疗选择。 短肠综合征是一种损失部分小肠的疾病,会...

三疣梭子蟹“牙膏蟹”病原鉴定为微孢子虫一新种——梭子蟹肌孢虫

在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三疣梭子蟹微孢子虫体内增殖规律探究”资助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水产病害防治研究团队发现了感染三疣梭子蟹“牙膏蟹”病原为微孢子虫,在深入研究了其形态、结构、宿主、分子...

红原牦牛,社社联合再造老产业

图为合作社社员正在为牦牛挤奶。 编者按:相比于单个合作社存在的小而分散、势单力薄,合作社联合社的优势在于将数个合作社联合起来,规模更大,实力更强,能更好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农业产业链的延伸。那么合作社...

“一种快速测量鱼类形态数据的装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黄小林、林黑着、黄忠等完成的“一种快速测量鱼类形态数据的装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201621059301.2。 该实用新型通过将电子天平、测...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三农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你问我答

政讯通·全国三农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