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语言壁垒 迈出脱贫攻坚“第一步”-- 新疆农民夜校见闻

每晚9点至11点,在横亘新疆南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市拉斯奎镇库勒来克村里,阶梯教室灯火通明,书声琅琅,400多名村民带着课本和文具,像孩子一样认真地学习着。 嘴巴嘴巴在哪里? 嘴巴嘴巴在这里!...

牛棚变客栈,农民当“老板”——云南一个傈僳族山村的美丽蝶变

2015年蒋成妹在政府的帮助下把家里的牛棚改造成富有傈僳族元素的客栈。这样一来,蒋成妹家实现了人畜分离,院子里不再臭烘烘的,经营客栈更是让她家的收入大大增加,日子越过越红火。 蒋成妹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

甘肃甘谷:一双麻鞋走出的致富路

较之几年前,甘谷麻鞋的生产条件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但产品依旧沿袭了千年工艺。 冬天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52岁的杨小琴脸上,宽敞的车间不亚于在南方做工时的厂房。她来自甘谷县礼辛镇寨子村,年轻时外出到纺织厂...

河南建成村级光伏小电站4500个 惠及近11万贫困户

记者从河南省扶贫办获悉,河南把村级光伏小电站建设作为光伏扶贫的重点。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已建成村级光伏小电站4500个,总规模54万千瓦,累计发电9800万千瓦时,总收益约9400万元,覆盖贫困户近...

“神笔”进村减贫记

新华社兰州11月23日电(记者梁军)入冬的黄土高原寒风渐紧,树叶凋零给乡村又增添了几份萧瑟。但在村民王国栋看来,这种西北况味,却是外地美术家难觅的美景,在他们的画笔渲染下,自己的致富路子被越描越宽。 ...

梨树成为“摇钱树” 河北威县“小梨果”撑起扶贫“大产业”

明年俺那两亩半的秋月梨就要进入盛果期了,种植技术上可不能出岔子影响了产量。河北省邢台市威县草楼村65岁的梨农丁灵恩说。 初冬时节,草楼村所在的威县绿色A级梨产业园区里仍是一片忙碌的景象。不少梨农跟丁灵...

贵州修文县:农村“三变”改革带动农民增收

贵州省修文县六广镇龙窝村的160户贫困人口近日分到了供销集团发放的2000元至3000元的资源红利,这是他们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农村三变改革新模式中,由供销集团、盛鑫农资农业开发有限公...

重庆:涉农资金“股权扶贫”覆盖贫困区县

为让贫困户搭上产业发展快车,重庆近年推进的涉农资金股权扶贫已覆盖全部贫困区县,发展各类扶贫项目1200多个,1.6万多持股贫困户直接受益。 脱贫攻坚,产业为重。如何发挥涉农财政补助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

河北故城:小蘑菇铺就致富路

11月26日,河北省故城县里老乡后里老村平菇种植户在采摘平菇。 近年来,河北省故城县把食用菌种植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由种植大户示范引领,农技专家技术支持,发展...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三农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你问我答

政讯通·全国三农资讯发布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